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11月非银存款同比少增1.39万亿元 机构、居民资金流向哪?

  • 财经
  • 2024-12-17
  • 77
  • 更新:2024-12-17 00:16:02

  非银存款新增同比少增1.39万亿元,居民中长贷出现连续两个月改善迹象。

  央行日前披露的11月金融数据显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5100亿元,企业信贷需求偏弱的同时居民中长贷出现连续两个月改善迹象。

  与此同时,从存款端来看,11月非银存款新增1800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此外,居民存款11月新增7900亿元,同比少增1189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信贷需求总体偏弱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待进一步提振,不过住户贷款出现连续改善表明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小幅回暖;股市降温叠加非银同业存款新规发布,对非银机构存款造成一定冲击。

  居民中长贷回暖

  央行数据显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5800亿元,同比少增约5100亿元。

  居民部门出现中长贷回暖迹象。数据显示,11月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减少370亿元、新增3000亿元,同比少增964亿元、多增669亿元。其中中长贷出现连续两个月改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我国住户中长期贷款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随着房地产金融政策落地见效,个人房贷提前还贷现象明显减少,个人房贷将持续企稳回升。近期商品房成交数据和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进一步增强。

  年内房地产重磅政策频发,行业迎来改善,地产数据近期也有增长迹象。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商品房成交趋于活跃,今年1~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分别较前10个月收窄1.5和1.7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实现正增长。

  提前还贷减少是居民中长期贷款转好的另一大因素。央行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房贷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重明显低于增量政策出台前的8月。

  对于住户贷款规模连续增长现象,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住户贷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个人房贷企稳回升。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显效,个人房贷提前还款现象明显减少。

  隐性债务置换冲击对公信贷

  相较于居民中长期贷款表现,对公信贷表现偏弱。央行数据显示,11月对公贷款新增2500亿元,同比少增57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100亿元、增加2100亿元,同比均少增,分别少增1805亿元、2360亿元。

  对于对公信贷表现疲弱,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虽然9月末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明确加大力度,但政策落地见效存在一定时滞,企业盈利预期的扭转以及加杠杆的意愿和能力的提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在化债背景下,一些存量信贷的偿还也会压制读数,后续企业部门信贷数据的改善需继续观察。

  季节性因素也被考量。“第四季度对公贷款投入步入淡季,今年信贷投放步入收尾阶段,银行倾向于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明年初的项目储备摸排工作。”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

  廖志明指出,对公信贷同比大幅少增,主要是由于隐性债务置换等原因,但同时对公信贷数据也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

  此前中央出台化债组合拳,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额度,并计划从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化债方案启动后,各地方政府加速下发专项债,至此年内增发2万亿元专项债已基本完成。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融资平台等机构在获得专项债券资金后,通常会在15天左右内偿还债务,“主要是贷款,以避免同时支付债券和贷款的利息”。

  展望接下来的信贷投放,综合业内人士观点来看,普遍认为未来信贷数据将维持低迷。“年内贷款投放或告一段落,明年观察财政发力是否能够形成信用扩张支点,部分重点领域可能维持较高景气度。”王一峰认为。

  廖志明认为,隐性债务置换将银行的城投贷款及非标置换成了专项债,12月信贷数据或仍将低迷。

  非银存款新增减少

  从存款端表现来看,非银机构、住户存款都出现新增减少,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出现上升。

  央行数据显示,11月非银存款新增1800亿元,同比少增13900亿元,新增规模弱于季节性。同期,居民存款新增7900亿元,同比少增1189亿元。

  上述分项中,11月非银存款同比少增1.39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系两项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倡议的发布对非银存款造成直接冲击。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11月底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倡议发布,引导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大幅下行,预期提前发酵下非银存款受到较大影响。

  王一峰指出,一方面,去年同期理财、广义基金减配存单增配同业存款,当月非银存款新增1.57万亿元,明显高于2019~2022年同期均值5480亿元,加大基数。另一方面,11月股市交投有所降温,一般存款与非银存款跷跷板效益有所弱化。

  受“9·24”新政影响,9月、10月不少存款、理财资金流入股市,但随着股票市场交易日趋降温,这部分资金趋于理性。根据华源证券固收团队测算,11月理财规模超季节性增长,截至当月末,理财规模合计30.2万亿元,环比增长了0.42万亿元。

  非银存款大幅减少叠加地方政府专项债提速发行,带动狭义货币(M1)上升,但拖累11月广义货币(M2)增速有所回落。11月末,M1余额同比下降3.7%,降幅较上月缩窄2.4个百分点;M2余额同比增长7.1%,比上月末回落0.4个百分点。

  业内观点认为M1增速改善支撑有限,M2增速下滑背后仍是融资需求不足。

  “化债导致的M1上升是暂时的,对经济活动的指示意义相对有限。”中金公司分析师周鹏认为,化债带来的活期存款上升与一般意义上的活期存款上升并不一致。化债加速的背景下,偿债主体持有活期存款的主要目的是还债而非进行日常经营活动,在偿债之后,M1还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