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发挥理财业务特点和优势,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银保监会决定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自2021年9月15日起,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和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市,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青岛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
据介绍,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阶段,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
银保监会要求,试点理财公司应当结合试点地区情况,稳妥有序开展试点,健全养老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机制,实施非母行第三方独立托管,引导形成长期稳定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积极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长期投融资需求。
此外,各理财公司应当规范养老理财产品名称使用,持续清理名不符实的“养老”字样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配合做好养老理财产品信息登记和清理规范相关工作。
谈及养老金融改革,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曾表示,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副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等,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探索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4家试点机构推出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已正式发行。
这些产品卖得怎么样?《证券日报》记者专门致电上述4家试点机构,多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从近几天网点销售情况来看,养老理财产品的募集情况较好,部分银行首日销售额接近30亿元,个别银行剩余额度已不多。
有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对记者透露,投资者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热情较高,特别是资质好的客户购买金额较大,有的客户一次性购买了300万元,大多数客户购买金额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很多投资者对养老理财产品日后是否会继续发行表示关注。《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银行获悉,今年12月底可能会发行第二期养老理财产品。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销售火爆
12月7日上午,《证券日报》记者致电4家试点机构,了解近两天养老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
招商银行深圳某支行网点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养老理财产品销售情况相对较好,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前来购买。“我的几个客户首日购买金额达到50万元。刚开售10分钟,深圳分行的销量已突破5亿元,首日销量接近30亿元,覆盖近万名客户。”
该客户经理进一步透露,这款养老理财产品原定计划募集规模是20亿元,但由于卖得比较好,所以首日募集规模扩充至100亿元。
“我行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上限为40亿元。截至12月6日中午12点,募资金额已达到20亿元,由此可见深圳投资者对之的关注和热情。事实上,我们很早就开始落实养老理财产品的相关试点工作,针对重点客群进行宣传,很多客户很早就开始预约报名了。”建设银行深圳某支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证券日报》记者在致电其他几家试点银行时,客户经理均对养老理财产品销售火热的情况表示认同。“首日共募集20亿元,其中分行销量5亿元左右。”青岛一家光大银行网点客户经理介绍称,近日有很多市民前来咨询,资金量大的客户购买金额达300万元,普通投资者购买金额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较多。
“首日共募集15亿元。其中,我所在网点首日销售100多万元,片区支行(主要包括十几家网点)销售额总共3000万元左右。”工商银行武汉某支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购买的人挺多,如果有购买需求,建议早些入手,一旦额度卖完了就会提前结募。
记者还了解到,很多客户对养老理财产品的关注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稳健性;二是稀缺性,很多投资者询问银行相关产品日后是否会继续发行。对此,上述多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12月底可能会发行第二期养老理财产品。
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已上线
今年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并实施《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结合国家养老金融领域改革试点区域,选择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此后,4家试点机构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紧密筹备,逐一落实养老理财产品相关试点工作。
已经面市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在投资门槛、期限、收益率、资产投向、风险等级、申赎规则等方面,与其他理财产品有哪些不同?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凡是持有武汉、成都、深圳、青岛等四个试点城市身份证的个人,都可以在当地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的网点购买,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购买。首批试点的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是1元,个人最高投资额为300万元,投资期限普遍设定为5年期,在流动性管理上采取两项特别的措施:按季或按月分红;特殊情况下可提前赎回。
在收益和资产投向方面,这4只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根据同类型产品过往业绩计算出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每年预估收益都在5%以上,相对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其投资期限更长,预估收益也更高。4只养老理财产品的资产将主要投向固收类,但可适当持有权益类资产,有助于提高其投资收益。
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明显低于普通理财产品,基本在中等风险以下。养老理财产品还引入风险准备金、平滑基金、减值准备等,以提升其抵御风险能力。
《证券日报》记者在中国理财网的“理财产品”栏输入“养老”关键词后能够看到,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4家银行发行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已正式上线,投资者很方便就能查询到相关产品信息。
在推动养老理财业务发展方面,普益标准研究员陈祉屹建议,在销售模式上,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可以应用创新科技,为客户精准画像,用数字化工具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从投资者风险偏好和生命周期角度,为客户实现养老理财产品定制化。在后续产品设计上,一是可以在养老系列产品下设置多重到期日,为投资者提供全时段的一站式养老投资方案。二是可以利用下滑曲线模型制定资产配置策略。在投资者职业早期,通过配置较高比例的偏权益类的相对高风险的资产,以换取较高收益;随着到期日临近,战略性调高固收类资产占比,由激进策略转至保守策略,以保持较稳定的收益。
原标题:专辑 | 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宗旨与创新思路
摘 要
养老理财产品以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根本方向,以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产品特征集中表现为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我国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通过全方位的结构设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实惠的养老投资工具,丰富了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展望未来,养老理财产品设计可不断创新,如加强对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领域的资产配置、丰富产品功能、与养老产业深入融合等。
关键词
养老理财 产品设计 人口老龄化 产品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民众养老理财的主观意识和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储蓄养老和以房养老等传统方式,正逐步被长期财富管理所替代,养老需求层次日趋多元。2021年9月10日,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丰富了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对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宗旨与产品特性
(一)设计宗旨
1.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9亿人,占13.50%。预计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占总人口的30%。党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有专门部署。国务院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设计的根本方向,是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尝试通过金融创新实践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力量。
2.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质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心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2022年基本养老金迎来实现18连涨,为人民群众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当前收入水平和老龄化程度均上升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退休后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上升,养老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求层次愈加多元,基本养老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要。与此同时,第二支柱职业养老保险虽然逐步发展完善,但人口覆盖相对有限——2020年,企业年金覆盖率仅为6.8%。此时,探索设计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理财产品,可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打理养老钱的渠道,形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要。因此,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应以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
(二)产品特性
基于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宗旨,其产品特性应集中表现为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这些特性是养老理财产品设计理念的现实体现,也是养老理财产品具体设计的落脚点。普惠性是养老理财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基本要求;稳健性是投资者对养老理财产品的基本期待;长期性是养老资金积累时点和使用时点相分离赋予养老理财产品的基本属性。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应在符合理财产品监管规定的前提下,从产品结构、功能、投资、风控等方面进行优化,不断强化产品的普惠性、稳健型、长期性。
已发行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要点
截至2022年3月底,我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共推出养老理财产品15只。整理其公开披露的信息,总体来看在产品设计方面呈现如下特点。
(一)产品期限均在5年以上,契合长期养老规划需求
投资者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核心投资目标是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品质。理财资金天然具有投资期限较长、临时性用款需求小的特点。目前,养老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均在5年以上,高度契合投资者的核心投资目标。较长的理财产品期限拓展了养老理财产品的运作空间,为养老理财产品跨越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市场周期,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便于养老理财产品聚焦长期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以获取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二)投资策略均衡,兼顾稳健性和收益性
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均采用成熟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其产品收益波动风险、产品风险等级在中等及以下。
一是现有养老理财产品采用均衡稳健的投资策略,重点关注产品净值波动风险和回撤幅度,主要投资策略包括目标风险策略、目标日期策略、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CPPI)和时间不变性投资组合保险(TIPP)策略。
二是限制产品投资范围,控制底层资产风险,不投资大宗商品、艺术品、实物资产、商品期货、权证等资产收益随市场变化程度较大,或资产收益不确定性较高的资产;不投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禁止的行业和领域。
三是限制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当前养老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固收增强类和混合类两大类别。在固收增强类产品中,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在20%以内。在混合类产品中,监管部门对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提出的上限为80%,但实践中理财公司严格限制该比例。以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混合类养老理财产品为例,其权益类资产比例不超过40%,其中普通股票市值敞口不超过15%,以此来控制组合风险。
四是强化非标资产集中度管理。在已发行的15只养老理财产品中,有12只可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相关产品投资于单一债务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均不超过产品净资产的10%。严格控制非标资产投资集中度有助于降低非标资产信用水平变化对产品的影响。
(三)强化风险管理,引入平滑基金等管理机制
为保障产品的平稳运作,养老理财产品普遍设计了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市场波动对估值水平的影响。其中,最具特色的设计当数稳定产品净值的平滑基金机制:当产品的市场价值快速上升、产品投资业绩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将超额收益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至平滑基金,并进行专项管理,控制产品净值上涨幅度;当市场环境不佳、产品净值发生回撤或投资业绩不及业绩基准时,则使用已提取的平滑基金补充产品资产,稳定产品净值。目前,每只养老理财产品均开立专门账户对平滑基金进行管理,各产品的平滑基金相互隔离。
除平滑基金外,养老理财产品设有专项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和风险资本的计提机制。专项风险准备金按产品管理费的20%计提,并进行单独管理,主要用于弥补因操作错误或者技术故障造成的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结合预期信用损失方法,养老理财产品对金融工具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同时按投资资产的0.5%计算附加风险资本,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促进业务稳健运行。
(四)以优惠费率为重点,突出产品普惠性设计
普惠性是养老理财产品的核心特性。在费率结构设计上,养老理财产品的费率标准极为优惠,已发行产品的固定管理费一般为年化0.1%,托管费为0.015%~0.02%,销售服务费普遍减免至0,并且均未设置认购费、申购费和超额业绩报酬等其他费用。
此外,养老理财产品均不设购买起点限制,确保有养老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均可购买;投资限额方面,按规定单一投资者购买全部养老理财产品的规模不超过300万元,以惠及更多投资者。
(五)具有多种产品形态和功能,满足投资者多种需求
2021年发行的首批四只养老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式产品,产品形态简明,易于投资者理解,相对更适合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投资者进行集中投资。2022年以来,多家试点机构还尝试推出开放式养老理财产品,更适合仍处于财富增长初期的投资者逐步积累养老资金。
除逐渐丰富的产品形态外,各试点机构还积极探索养老理财产品的特色功能设计。
一是产品分红安排,部分养老理财产品设有定期分红条款,在产品成立一段时间后按照每月/每季度的频率进行分红,满足投资者日常用款需要,提升投资体验。
二是提前赎回安排,对于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者可在罹患重大疾病、购房等情况下,办理提前赎回。对于年满60岁的投资者,投资开放式产品可不受持有期限制,更为灵活地赎回产品。这些产品赎回安排更好地关怀了投资者。
养老理财产品创新展望
当前,我国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通过全方位的结构设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实惠的养老投资工具,丰富了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充分践行了理财行业“金融为民”的理念。展望未来,养老理财产品将不断通过产品设计继续强化普惠性、稳健性和长期性,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秉持长期投资理念,强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策略,加强对国家战略发展重点领域的资产配置
人民群众高质量的生活与国家的战略和发展息息相关。养老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长期限资产管理产品,应围绕国家长期战略开展投资运作,分享国家持久发展的红利。
一是强化ESG投资策略,践行社会责任。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寻找投资机会,挖掘细分行业龙头的投资机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立足“三新一高”1,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战略新兴行业,应充分发挥长期限的养老理财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重要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资产配置支持科技、绿色、新能源、新基建、普惠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二)丰富产品功能,细化养老理财需求
养老理财产品的长期性既表现在投资者持有产品的期限长,又表现在投资者累积资金的时间跨度和使用资金的时间跨度长。未来,养老理财产品可深入研究这一特性,发掘投资者需求,并相应设计产品交易结构,优化产品功能。
一是增加定期投资功能,方便投资者按计划定期购买养老理财产品,形成长期理财习惯。
二是优化产品的持续分红和自动赎回设计,投资者可选择分红方案合理的产品或设定自动赎回计划,逐步获得理财资金,满足老年生活细水长流的资金需要。
三是推出零投整取交易方式,针对确定性较强的远期大额用款需求,投资者可运用养老理财产品逐步积累资金并获取投资收益。
四是增加整投零取交易方式,面向已经积累一定资产但以持续性资金支出为主的投资者,助其满足退休后的用款需求。
(三)发挥综合化优势,与养老产业深入融合
养老理财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型商业银行集团理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正积极把握银发经济发展机遇,研究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未来,银行理财公司可进一步借助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全面拓展金融和非金融相结合的养老理财服务,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的服务力度,与养老产业深入融合,通过创新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一是有效利用银行集团的多元化资源,为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者提供产品收益之外的多种服务。例如,针对退休后的医、食、住、行、娱、用等养老需求,收集与筛选境内外优质养老产品与服务机构信息,打造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方便投资者将养老资金优惠、迅捷地转化为生活服务,提升退休后的生活品质。
二是探索“时间银行”理财模式,倡导互助养老。鼓励身体健康的养老理财产品投资者通过参与助老服务积累时间,并转化为“时间理财积分”,在理财产品到期时积分可兑换相应的养老服务时间或老年用品折扣等。
三是积极对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机构,为养老理财投资者提供线上注册、报名、缴费等服务,助力老年群体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
四是在资产配置方面,银行理财公司可发挥业务优势,推进各类资源整合,通过引入优质养老产业项目的非标债权和股权投资,发掘投资标的,实现投资—收益—服务的良性养老联动循环。
(四)逐步拓宽范围,惠及不同年龄层客群
养老资金的积累贯穿投资者工作生活的各个阶段,时间跨度长,在不同阶段客户的投资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有较大差异。在未来的产品研发设计中,可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基础上,设计推出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客户需求的养老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提升投资回报,促进财富保值增值。例如,针对中年投资者,可考虑在限额内适当配置风险资产,提高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高潜在回报水平上限;针对临退休投资者,进一步加强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尽量避免产品净值回撤。
注:
1.“三新”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一高”指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载《债券》2022年5月刊
作者:中银理财产品研发部
下一篇:安徽健美之星,谁在闪耀?